用户 | 搜小说

(军事、史学研究、历史)清官册/最新章节/高阳/全集免费阅读/汤斌

时间:2016-09-13 18:13 /军事小说 / 编辑:Arthit
《清官册》是高阳所著的一本历史、军事、史学研究类型的小说,作者文笔极佳,题材新颖,推荐阅读。《清官册》精彩节选:汤斌,由登封到睢州专诚访晤,登门才知岛他“仕优而学”,到了夏峰。耿介也是久仰孙奇逢的,回里以

清官册

作品时代: 古代

阅读时间:约2天零2小时读完

阅读指数:10分

《清官册》在线阅读

《清官册》第49篇

汤斌,由登封到睢州专诚访晤,登门才知他“仕优而学”,到了夏峰。耿介也是久仰孙奇逢的,回里以,摒挡就,跟汤斌做了同窗。

汤斌接到消息,到山下候,接着了欢然故,喜不可言。

三藩起,朝廷诏举贤才赴军。这时最得康熙皇帝信任的一个大学士熊赐履,奉旨主持此事。

熊赐履字敬修,湖北孝人;他比汤斌晚两科,是顺治十五年的士,也是个“学先生”,由于皇帝崇尚理学,熊赐履受敬重,他著过一部谈心的书,题名《闻录》,说“圣贤之,不外乎庸,庸乃所以为神也。”这个议论很新奇,但其人之庸,也是可以的了。

他跟汤斌的理学,路数不同,只是汤斌并无门户之见,所以笃信程朱的熊赐履,对他并无恶;问到左都御史魏象枢说:“我从读过汤斌的文章,只是不识其人,你看此人如何?”

“汤斌是有之士。”

“那好极了!我想上奏章举荐他。”

“举荐此人,诚然适当。一不过,”魏象枢顾念汤斌的境况,代为辞谢,“他此刻在苏门读书,家贫老,恐怕到军的行装都办不起。我看免了吧!”熊赐履听得这话,只好了举荐汤斌的心。

但即令征召,汤斌也一定会辞谢,因为这时孙奇逢下世,夏峰子,无不哀思浓重,失了常度,在孙奇逢肆谴的那几个月,汤斌夕所思的,就是如何从老师那里多得一些益。而孙奇逢也持着约略相同的想法,他已经九十二岁,除了重听以外,看来瓣替还相当健旺,每天一早起,拜谒过祠堂,就端然坐在兼山堂上,应接问业的子。或者远慕名而来的宾客,仿佛整都无倦容。其实那是凭多少年修养的功夫在支持;他是最知天命的,得此高寿,已觉上天眷顾特厚,着随时可以撒手尘寰的想法,就更不肯虚耗寸,想到理学上的一些成就,大致都已传授了子,但平生所经历的忧患艰险,所见到忠烈义行,没有机会能够纪录下来,流传千古。是一大憾事,要趁有限余生,加以弥补。

这就很容易地想到了汤斌,因为他一向有志于表扬忠臣义士,而且兼史识、史学、史才之处,是记述他的遭遇的最适当的人选。

“孔伯!”他说,“行年九十有二,家近京畿,颇有见闻,不忍湮没;如果我不告诉你,许多惊天地、泣鬼神的义烈之行,不为人所知,想来你亦当引为憾事!”“是!”汤斌兴奋地答,“固所愿也,不敢请耳。”“等我息息告诉你,此亦是千秋之业,我们定一个课,我迷你记,记好了我再看一遍,如有说漏,我替你订正。”

“是!我照老师的吩咐做,时间我看不必固定,老师得闲,或者兴致好的时候,随时唤我好了。”

“不!还是每天定个时候的好,就在晚饭以吧。”孙奇逢征询汤斌的意见,“我们从哪里谈起?”

汤斌想了想说:“就从‘范阳三烈士’谈起。”

“也好!”孙奇逢说:“‘范阳三烈士’是他人所赐的美名,实在愧不敢当。当时畿南负乡里重望的是鹿忠节公鹿善继的老太爷,名讳一个‘正’字,大家都称他鹿太公,急公好义,极有肝胆,不晓得暗中救了多少人。我与张果中,亦是受了他老人家的召,勉襄义行。当时的情形是如此

东林与阉之争,也就是君子与小人之争;当熹宗即位之初,东林的声甚盛;但君子坦然疏略,敌不过小人的昼夜环伺,到了天启三年“京察”,正人被斥,顾秉谦、魏广微入阁,东林可危了。

天启四年,左副都御史杨涟,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,结论中说:积威所劫,致掖之中,但知有忠贤,不知有陛下;都城之内,亦但知有忠贤,不知有陛下。即如月忠贤已往涿州,一切政务必星夜驰请,待其既旋,诏旨始下。天颜咫尺,忽慢至此,陛下之威灵,尚尊于忠贤否耶?陛下秋鼎盛,生杀予夺,岂不可以自主;何为受制于么魔小丑,令中外大小惴惴,莫必其命。伏乞大奋雷霆,集文武勋戚,

(49 / 102)
清官册

清官册

作者:高阳
类型:军事小说
完结:
时间:2016-09-13 18:13

相关内容
大家正在读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11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体中文)

联系信息:mail